• 欢迎访问江西自考网!本站为考生提供江西自考信息服务,网站信息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江西省教育考试院www.jxeea.cn为主。

自考热线:  0791-86250663

距2025年04月自学考试139

距2024年10月成绩查询预计1

所在位置:江西自考网 > 自考真题 > 正文

2016年10月全国自考儿童发展理论试卷

   来源:江西自考网    点击:   

  1.机械发展论强调,发展的决定因素是()

  A.内部变化

  B.外部环境

  C.内在机制

  D.遗传基因

  2.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每一项科学研究的结果都具有(

  A.模糊性

  B.不确定性

  C.真实性

  D.可逆性

  3.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左利手”或“右利手”现象,体现了儿童行为发展的()

  A.机能不对称原则

  B.发展方向原则

  C.相互交织原则

  D.个体成熟原则

  4.以下不属于格塞尔提出的儿童成长类型是(

  A.成长慢的

  B.成长快的

  C.成长不规则的

  D.成长均匀的

  5.格塞尔认为,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A.学习

  B.环境

  C.成熟

  D.实践

  6.以下不属于华生提出的思维类型的是()

  A.习惯的思维

  B.反思性思维

  C.无声的思维.

  D.计划性思维

  7.班杜拉认为,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最主要来源是(

  A.社区文化

  B.信息传播工具

  C.家庭成员攻击性

  D.学校教育

  8.人格结构中表现出非理性的是()

  A.超我与自我

  B.自我与本我

  C.本能与超我

  D.超我与本我

  9.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包括精神分析暗示、移情和(

  A.自由联想法

  B.反向作用

  C.投射

  D.退化

  10.儿童应对焦虑的主要机制是( )

  A.趋众

  B.压抑

  C.逆众

  D.盲点作用

  11.儿童早期的发展任务是( )

  A.获得主动感

  B.获得信任感

  C.获得自主感

  D.获得勤奋感

  12.对自己的本质、信仰和一生中重要方面前后- -致的较为完善的意识是( )

  A.同一性

  B.自我防御

  C.昼梦

  D.良心

  13.儿童把注意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动作上的现象是( )

  A.运算

  B.自我中心

  C.动作逻辑

  D.对应逻辑

  14.将同化与顺化之间的平衡称为()

  A.建构

  B.内化

  C.适应

  D.平衡化

  15.以下不属于高级心理机能的是( )

  A.抽象思维

  B.高级情感

  C.情绪

  D.随意注意

  16.儿童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是( )

  A.目的性增强

  B.抽象概括机能增强.

  C.心理活动的整体性增强

  D.经验性增强

  17.维果茨基认为,教学的可能性诀定于儿童的( )

  A.最近发展区

  B.发展的可能性

  C.现实发展水平

  D.智力发展水平

  18.爱因斯沃斯认为,回避型依恋儿童的母亲具有的特点是( )

  A.拒绝

  B.敏感

  C.干涉

  D.合作

  19.根据鲍尔毕的研究,儿童依恋的发展经历了( )

  A.3个阶段

  B.4个阶段

  C.5个阶段

  D.8个阶段

  20.根据依恋理论,儿童在新异的、不确定的情境中对新异对象的探究行为发生与否,取决于()

  A.照看环境

  B.婴儿的气质特点

  C.依恋对象的情绪的性质

  D.婴儿的智力水平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80分)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1.发展

  22.成熟

  23.最近发展区

  24.依恋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误,并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由。

  25.根据格塞尔的观点,每一个特定的行为模式都标志着一定的 成熟阶段。

  26.自居的作用在于获得替代性满足。

  27.一切心理机能都是将符号使朋作为导向和掌握心理过程的主要手段。

  28.儿童在关键期内可以学习,超过关键期则不能学习。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9.简述格塞尔诊断范围确定的四个领域。

  30.简述霍妮关于儿童早期经验的影响方式。

  31.简述弗洛伊德对儿童焦虑来源的基本看法。

  32.简述高级心理机能的特性。

  33.简述知觉发展过程中儿童的注意与知觉的变化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34.运用观察学习理论,分析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35.结合实际阐释早期教育应该着眼于儿童的主动活动。

  36.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一位上夜班的工人,他所居住的小区有许多顽皮的小孩,整天相互追逐、嬉戏、打闹,使得这位工人白天没法睡觉和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一位心理学家给这位工人出了个主意。

  第二天,这位工人把孩子们叫到一起,告诉他们每天在他住所外大声喊叫,谁的声音越大,谁就会得到奖励。果然,一连几天,他每次都给那位声音最大的孩子以奖励。孩子们为了得到奖励,一天比一天叫得更起劲。就这样,当孩子们已经习惯了吵吵闹闹也能获得奖励的时候,这位工人表示没钱买奖品了,但希望孩子们还继续喊叫,并比赛谁的声音最大。结果,

  他们想“没有奖品谁还给你叫啊”,所以就不再到这位工人的住所外大声吵闹了,工人也终于可以在白天清静地休息了。

  结合行为消退理论,分析上述案例中工人如何矫正幼儿的不良行为。

  37.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37.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美术活动结束后,当我在众多“杂乱无章”的作品中看到洋洋整洁、有序的画时,我为洋洋流畅的笔触而感动,他画每一步都是那么认真。但与此同时,我也为洋洋规矩的构图而担心,他的作业中透露出这个年龄的孩子不该有的拘谨。此外,我还发现在洋洋会画的那几样东西都画过之后,每次画新东西时他便说:“老师,我不会画。”这是为什么?我和洋洋妈妈进行了交流。原来洋洋小时候,妈妈就教他画人物、太阳等。“今天我们来画小宝宝,先画圆園的脑袋,再画他的头发、眼睛、鼻....”.“看妈妈怎么画的,先画一个圆,旁边再画短线条做光芒。”“洋洋,你怎么将太阳涂成蓝色了,太阳应该是红色或黄色的。来,妈妈教你涂。”洋洋在妈妈的指导下果然越画越像,可是,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却被扼杀了。他已经习惯于成人教他怎么画,他就怎么画,一旦让他画以前没有画过的东西,他就不知道如何下笔。

  请运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分析案例中幼儿的绘画特点和家长的教育方式。

  全国2016年10月高教自考儿童发展理论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 分)

  1-5. BBADC

  6-10. BCDAB

  11-15. CABCC

  16-20. BAABC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小题3分,共2分)

  21.发展:居由一种新结构的获得或从一种旧站构向一种新结构转化组成的过程。

  22.成熟:格塞尔把通过基因来指导发展过程的机制定义为成熟。

  23.最近发展区:儿童的发展具有两种水平,第-种水平叫作儿童实现发展水平,第二种叫作最近发展区,

  即发展的可能水平与现实水平之间的距高。

  24.依恋;是亲子之间形成的-种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 分)

  25. 正确(1分)答:格赛尔认为发展本身就是一一个行为模式不断演变的过程。(2分)

  26.错误。(1分)答:自居又称认同作用,年幼儿童在产生爱恋自己的性异父母的神动时,将自己置身于同性父母的地位,以他们自居,获得特代性满足。(2分)

  27. 错误。(1分)答:一切高级心理机能都是将符号使用作为导向和掌握心理过程的主都手段面而包话在自己的结构里,而且是作为合过程里的中心和主要的部分。(2 分)

  28. 错误。(1分)答:人类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和适应性。儿童在关键期内可以学习,而超过关键期,经过足时足量的刺激也能达到或接近这一学习水平。 (2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评分参考]

  (1)考生作答所用词语、句式、前后顺序与等案不同,只要意思正确,就应给分。

  (2)考生要点回答不完整,也应酌情给分。

  29.简述格塞尔诊断范围确定的四个领域。

  答: (1)动作能; (1 分) (2) 应物能; (1分) (3) 语言能; (1分) (4)应人能。(1分)

  30.简述霍妮关于儿童早期经验的影响方式。

  答:霍妮认为早期经验的影响方式有两种:

  (1)早期经验留下了可被直接追洲的痕迹,早期受到不公正待遇的经历与后期感到受虚持的朝向有某种直接联系。(2分)

  (2)童年的整个经历带来的某种性格结构,或更确切地说是开始了某种性格结构的发展, 一个人的性格结构越不稳定就呈现出焦虑、消沉成其他病症。(2 分)

  31.简述弗洛伊德对儿童焦虑来源的基本看法。

  答: (1)儿童焦虑倾向来自遗传。(2分)

  (2)儿童焦虑的根源是由于力比多得不到发展。(2分)

  32.简述高级心理机能的特性。

  答: (1)这些机能是随意的、主动的,是由主体按照预定的目的而自觉引起的。

  (2)就它们的反应水平而言是概括的、抽象的,在所有的这些高级心理机能中,都有思维的参与。

  (3)就其实现过程的结构而言是间接的,必须由符号或词作为中介的工具。

  (4)就其起源而言,它们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受社会规律制约。

  (5)从个体发展来看,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人际交往活动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

  [赋分说明]答对一个要点得1分,答对4个要点即可。

  33.简述知觉发展过程中儿童的注意与知觉的变化特点。

  答: (1)儿童注意的信息与他所面临的任务之间的-致性越来越高,儿童学会更准确地确定信息与任务之间的关系。(1 分)

  (2)儿童的注意变得越来越灵活。儿童学会在两种不同的知党方式中建定-个更有教的方式。 (1 分)

  (3)儿童的知觉准备状态越来越明显。随着儿童经验的增加。他们对事件发生具有初步的预期准备。(1分)

  (4)儿童的注意变得更加经济有效。(1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评分参考]

  (1)考生作答所用词语、句式,前后顺序与答案不同,只要意思正确,就应给分。

  (2)考生要点回答不完整,但所回答要点论述较好,可根居具体情况,适当加分,但每小题得分不得超过该题满分。

  (3)考生作答与答案要点意思不一致,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每小题得分不得超过该题满分。

  34.运用观察学习理论,分析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答: (1)观察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观察学习理论对攻击性的形成具有良好的解释性。班社拉认为,攻击性的社会化是一种操段作性反应。如果攻击性是采用社会允许的方式来表达,如打球、射击等就会得到成年人的奖励;如果是社会不允许的方式,如打人、破坏等,就会受到批评、惩罚等。所以儿童在观察攻击的模式时,会注意什么样的攻行为会被强化,凡是得到强化的模式便会增强。(3 分)

  (2)对于攻击性行为的起因,班社拉提山了三个观点:第一,当个体有攻击倾向时,任何一种情绪状态的唤醒都可能触发攻击性行为;第一,情绪状态的唤醒具有诱发攻击性的可能,情绪状志的减弱也有助于降低攻击性行为发生的可能,第三,接触或观察到的攻击性行为能增加观察者的攻击倾向。另外,攻击行为的观察学习还受家庭、社区文化氛围和信息传播工具的影响。(3 分)

  (3)教育建议。(2分)

  35.结合实际阐释早期教育应该着眼于儿童的主动活动。

  答: (1)皮亚杰十分重视早明教育,认为早期教育的任务是促进认知发展,二促进认知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让儿童主动活动。(2分)

  (2)皮重杰认为教育包合两大因素: -是成长中的个人,二是传递社会的、理智的和道德的价值。(2分)

  (3)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儿童提供发现和创造的可能性,现代教育要求教育者应遵循儿童发展的自然规律,为儿童提供实物和环境,让儿童自己动手操作,帮助儿童提高提问的技能和了解儿童认知发展中的困难。(2分)

  (4)童年期的创造力集中反映在儿童的游戏之中,儿童一方面在游戏中把现实同化到活动本身之中,另一方面努力在游观与实际工作中自发地交换,以达到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平衡。(2分)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 (1)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都是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行为发展理论除了塑造某种行为之外,还可运用于减少某种行为发的概率,也就是某种行为的消退。(2分)

  (2)所谓消退,正好与强化作用相反,是指撤销促使某种行为发生的强化因素,从而设少该行为的发生概率。(2分)

  (3)应对儿童的不良行为时,大多数人会采取批评、教育,甚至是惩罚的方式,虽然这些方法也能取得暂时的效果从而制止不良行为,但很难真正减少儿童的不良行为再次发生的概率。而消退方法对于减少幼儿的不良行为则是非常有效的。(3分)

  (4)上述案例中,这位工人综合运用了行为主义发展理论的强化和消退的原理,完美地解诀了这个问题。他首先运用了强化原理,通过给孩予以奖品报酬的方法,提高了孩子吵闹出现的概率。慢慢地,孩子们将吵闹与获得报酬结合起来。当孩子们习惯了这种奖励之后,工人逐渐诚少了强化物,并最终完全不给予奖品,这使得孩子们吵闹的行为逐渐减少并最终停止。(3 分)

  37. (1) 幼儿绘画过程是幼儿用视觉符号表达内心所想、所感,反映了幼儿对外部世界进行观察与思考的过程;是儿童的一种自然发现。该装例中的妈妈对洋洋绘画过程进行不当指导,通过语言传递着成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限制了洋洋的思维,扼杀了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终导致了儿童不会画。这暴露出成人对儿童语言与思维发展等关系的错误认识。(2分)

  (2)皮亚杰认为思维源于动作,语育源于社会学习,思维是从个体对事物所采取的行动中演绎出来的,而语言产生于经验,两客是异源的。(2分)

  (3)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是为思维服务的,个体的思维水平决定着语言的发展水平,该案例中的妈妈过分重视语言的作用,而忽视了幼儿的直观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使洋洋的绘画过程变成了执行妈妈语言指令的过程,约束了孩子对美的感受以及表现美的意识与能力。(2分)

  (4)幼儿的思维是在各种探索行为中得到发展,成人过度使用语言去引导孩子的表达方式,以致孩子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机会,从而限制了儿童的内部智慧发展。(2分)

  (5)因此,成人应更多地鼓励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索世界,寻求答案,以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在感受和限中的客观世界,才能使思维得到良好发展。(2分)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最后一页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

  • 江西自考网便捷服务
  • 江西微信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其他自考生一起互动、学习探讨,提升自己。

    扫码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免费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